伯立森景观分享|盘点与众不同的博物馆建筑设计!
2021-05-17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汇集交流的殿堂。它早已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作为可识别的符号存在于城市之中,强烈的表征出城市的文化精神。让我们一起领略全球经典博物馆建筑所体现的自然之美、简约之美、个性之美和几何之美。

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博物馆呈现出独特的造型,从巨大的滨水公园延伸到一旁的海湾内。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海洋博物馆,可谓是一次历史性的尝试与建设;博物馆覆盖面积达80000㎡,由四条侧翼组成。在设计中运用了参数化计算机建模方式,以解决大尺度和小细节共存的设计挑战。





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非洲及其侨民当代艺术的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9,500平方米的定制空间内,跨越10层楼的高度。画廊和中庭空间成型于筒仓内部由42根管道构成的如蜂巢般密集结构之中。



新西兰Len Lye中心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就像一块电影幕布,将城市的川流不息映入眼帘。又或许,博物馆本身就是幕布,将所有文明与艺术全然呈现在生活中。古典寺庙与波利尼亚的风格于设计之初给了这座建筑不一样的灵感,在注重生态与自然协调的同时,也诠释了古典比例与美观在整体中的重要性。



大象博物馆
大象对于泰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象征。建筑师在光秃的大地景观上,利用不同高度的弧形墙面,塑造了大象与游客间的特殊交流关系。倾斜墙面的设置,逐步将游客引入到了建筑内部。



路易斯·威登博物馆
建筑表皮由一块巨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板所组成,从外观上看如同一个白色片状物组成的艺术装置(被称为“冰山”)。建筑周围12片巨大的玻璃“帆”由木结构梁支撑。“帆”表皮给予了路易斯威登博物馆以透明性和动态性----水、木结构和花园景观的反射以及不断变换的光影效果。


“超级悬挑”明日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设计受到了卡里奥卡文化的启发,借助建筑而探索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栋建筑的特色便是其面向广场一侧长75米、面向大海一边的45米长的悬挑结构,它们使得博物馆从码头向海湾延伸的动态更为明显。



美国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广场是一个硬质景观的梯田广场,位于博物馆综合体的中心。其南面是博物馆主楼建筑,北面是咖啡厅。建筑师在广场的设计中,试图再现派克斯峰和落基山脉在明信片上的视觉场景。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可容纳230人的圆形剧场,一年四季都可以满足各类活动的举办需求。


相关新闻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