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立森景观分享|图书馆设计——建筑之文化美
2021-06-09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
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对于读者来说,
图书馆应该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
里面承载了无数可能。
在图书馆里,随手捧起一本好书,
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与最聪明的人进行精神交流,
这或许就是天堂应该有的模样。
“思想交流” 旧邮局图书馆
“思想交流”旧邮局图书馆是加拿大首个专门提供创客空间的“无书”图书馆。该项目坐落于Grand River河畔,它重新点燃一个标志性建筑——一座1885年被列入严重失修的砖石邮局,并为其添加了一个9000平方英尺的透明凉亭,凉亭环绕着原有建筑,一直延伸到水面上。
天津滨海图书馆
建筑不仅作为一个教育中心,而且连接了公园和文化区。一个被 “眼睛” 支撑着的椭圆形的开放空间穿过大楼, 梯田式书架呼应了球体的形式,它创造了一个延伸到外部并包裹立面上的内部设计、地形和景观。由此,台阶上的书架表露在外部,层层曲线让人好似置身于“知识海洋”的环境中。
嘉善图书馆
嘉善图书馆,成为当地市民日常访问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极大的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在自身用地比较紧张的条件下,项目设计以中央虚的开放空间为核,汇聚三个建筑体量,围合出人流集会场所,并成为图书馆、博物馆各自门厅的室外延续。
\
美国费城查尔斯图书馆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秉持面向公共的原则,在图书馆的众多入口处,都设计了带有斜坡的开阔广场,在邀请公众步入室内的同时,还为室外课堂与日常聚会提供了必要的户外空间。建筑师还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木拱结构,直接与基础的石制体块相撞,以于入口处营造欢迎之意。
美国野兽派图书馆
设计师选择了三个主要的建筑材料以保持相互之间的一致性,同时也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一种连续的效果。外墙采用了高性能陶瓷防雨材料。而室内使用了大量的玻璃表面,这让图书馆内的每个角落都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白天的光线可以通过新的天窗照射到原来图书馆的核心区域。
希拉自由镇市立图书馆位于塔霍河北岸,以前地块上是个碾米厂,图书馆因此得名“字词工厂”。旧工厂的体量特征,邻近塔霍河和图书馆功能的更宽广的概念,渴望为当地人建造能有效使用的设施,这些是该图书馆构思中最重要的设计理念。
原本的旧教堂,将其改造为带有现代特色,具有鲜艳颜色,螺旋楼梯和高耸屋顶的特色建筑。一个高高耸立的尖点仿佛是从地平线上升起,通过一个大的传统教堂中庭进入建筑内部,通往平台,阅读区和学习室。
相关新闻